伊拉克戰爭10周年 伊拉克緩步重起

推翻海珊之後,伊拉克有變成更好的國家嗎?比起戰前的獨裁,今天的伊拉克雖擁有多黨政治,但政壇的貪腐與無能卻有過之而無不及,然而即便宗教、族群間彼此仍存裂痕,一片混亂中,伊拉克在民眾胼手胝足的努力下,逆境重建的伊拉克仍有機會緩步地迎來轉機。

血腥衝突稍緩
2003年英美聯軍的入侵,雖然一舉擊潰並推翻了長期獨裁的海珊政權,但西方部隊後續種種的策略失當以及對於文化風俗的缺乏了解,反讓伊拉克陷入了群雄並起的「無政府時代」,英美部隊、新政府軍、海珊殘黨、恐怖份子、宗教民兵與地方部落等,各地武裝力量紛紛崛起,讓伊拉克快速地成為血腥的暴力戰場。

根據人權觀察組織「伊拉克罹難統計計畫」(IBC)的資料顯示,伊拉克在0607年間的戰況最為慘烈,包括正規交戰或恐怖攻擊在內,整年的平民遇害人數竟高達31千人以上;然而自20123月以來,這個數字則明顯得到了控制,而「僅達」4,250人左右,雖然數字背後仍是累累悲劇,但比起聯軍佔領時期,伊拉克的社會秩序至少仍「稍微好轉」。

多元族群讓政界複雜化
在過去的專權時代中,為了分化族群與鞏固權力,本身是遜尼派的海珊也以國內少數、僅佔人口20%左右的遜尼派阿拉伯穆斯林作為執政核心,享有各式執政與商業壟斷的種種特權;反觀其他65%的什葉派阿拉伯穆斯林、15%庫德人與其他少數阿拉伯基督徒等5%民眾,則在政治、信仰與文化自由等方面,處處遭受打壓與限制。

不過隨著海珊的垮台以及後續聯軍對其殘黨的圍剿,遜尼派菁英的力量迅速式微,而總理馬利基(Nour al-Maliki)則趁勢以「溫和」什葉派代表的身分抬頭,成為足以在新伊拉克「呼風喚雨」的新寡頭力量。雖然反對派與歐美各國對於馬利基的崛起充滿疑慮,懷疑其與鄰近的伊朗、敘利亞等「流氓政權」太過親近,但比起過去海珊的專斷獨裁,至少伊拉克政壇內還擁有足以制衡馬利基的在野力量。

對未來的憂慮
「對於國內的現況,伊拉克民眾應該很難覺得『滿意』。」《金融時報》專欄作家哈拉夫(Roula Khalaf)表示,雖然伊拉克民間普遍對於社會失序與政府無能大表反彈,但各方的不滿意見中,尤其以過去當權的遜尼穆斯林最感不安,他們不僅在巴格達政界缺乏代表力量,從「當權派」一夕淪為「少數族群」的落差更讓他們對這個「新伊拉克」十分缺乏安全感。

同時,政界的貪腐與無能風氣,至今仍是影響伊拉克發展的最大難關。包括供電、醫療與就業等問題,巴格達的中央政府戰後至今仍未能提供穩定的施政服務,而累積的民怨與反彈,更是在去年年底達到高峰,再也受不了的民眾走向街頭,進而出現了「阿拉伯之春」式的大規模示威活動,這才逼得馬利基政府稍微退讓並認真地重視各派系的政治訴求。

混亂中有希望
而雖然民眾們對眼前的混亂多有抱怨,但就過去長期受海珊壓迫的庫德人或是什葉穆斯林而言,在新政權之下他們反而獲得了曾經苦苦盼望的信仰與文化自由,特別是北方的庫德斯坦自治區更是順利地擺脫過去被海珊迫害、屠殺的悲情歲月,成為伊拉克境內最穩定且發展最快速的新興地區。

同時,伊拉克過去引以為豪的石油工業,也在沉寂30年之後快速重啟,能否順利運用這筆快速湧入的「油元資金」,做為伊拉克國內經濟與秩序的穩定後盾,也將成為伊拉克未來復興之路的最大轉折與關鍵要素。

0 意見: